《富爸爸窮爸爸》
2020年,在我決定開始分享理財的idea。
第一個念頭,就是《富爸爸窮爸爸》
理財就要先有觀念以及知識,才有辦法去整理自己的財務狀況。
而 《富爸爸窮爸爸》 就是我認為理財的第一步。
啟蒙的關鍵書,為你打開理財這扇門的「Key」
這也是我列入經典的原因。
閱讀前的正確心法
不論是閱讀我的文章或者看完文章後閱讀《富爸爸窮爸爸》,希望你能保有與時俱進的觀念,以及符合現況的判斷力,並把值得學習的部分,化作實際的行動。
使用正確的心法,你才能夠有所收穫,而不是又單單淪為一本「心靈雞湯」。
這是一本「啟蒙書」

大部分的人在學習投資理財時,都曾閱讀過這本書,進而得到啟發。
並非因為這本書學習到買哪一支股票會賺錢、炒房地產可以谷底翻身
而是從這本書改變原有對財務的認知;更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。
為什麼全世界不都是有錢人?
正如我所說的,這是一本啟蒙書。進而學習後去實踐才是關鍵所在。
有沒有人因為這本書而啟發,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被動收入?肯定是有的。
但是有多少人是看完之後,沒有去實踐或改變自己的理財方式?
這才是為什麼全世界不都是有錢人的原因
放下過往認知的金錢觀念
書本裡使用大量的對比,有許多是我們傳統的思想,或者上一輩教導傳承下來的,但我們從未懷疑或是驗證這些想法、做法是否適合我們?!
過往的金錢觀念 |
•貪財乃萬惡之源。 •對於錢順其自然。 •富人應該繳更多稅去照顧不幸的人。 •努力學習去好公司工作。 •我不富有因為我有孩子。 •賺錢的時候要小心,別去冒險。 •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。 •我從來不曾富有過。 •錢對我來說不重要。 |
擷取未知的知識並自我消化
不同的金錢觀 |
•貧困才是萬惡之本。 •想辦法解決錢的問題。 •稅是懲勤獎懶。 •努力學習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。 •我必須富有因為我有孩子。 •學會如何管理風險。 •規劃事業與財富計畫,進而創業。 •破產是暫時的,而貧窮是永久的。 •金錢就是力量。 |
書中對於金錢的對比,或許是誇大其辭,但是需要放下過往的認知,我們才能擷取未知的知識,並且加以思考,什麼才是我們需要的,並融會貫通,成為我們的理財的觀念。
《富爸爸窮爸爸》故事背景
作者說自己有兩個爸爸,一個富爸爸;一個窮爸爸
作者的爸爸是窮爸爸,每個月領薪水的公務員
富爸爸是好同學馬克的爸爸,當生意人賺了很多錢
作者從小就開始跟著富爸爸學理財,所以才說自己有兩個爸爸!!!
兩個人的觀念南轅北轍
窮爸爸教導孩子,努力學習就能去好公司工作。
富爸爸教導孩子,努力學習就能有能力收購好公司。
一個說賺錢要穩健,別去冒險!!
一個說要學會如何控管風險。
遇到慾望時,窮爸爸會說:「我不行」
富爸爸會說:「我要”如何”才能做的到」
一個努力存錢;一個則不斷投資。
兩個都很重視學習跟教育,但是學習的重點則截然不同,差異甚大。
窮爸爸→學習是為了有好工作,慢慢存錢累積財富,生活安穩卻不見得有錢。
富爸爸→學習是為了賺錢,不斷投資讓自己變成富人,讓錢為他工作。
立即購買:博客來-富爸爸窮爸爸
5大本書重點摘要
本書6大精華重點,既可以當成獨立項目分開來談,卻也是環環相扣的。
資產與負債的差異
學習理財與投資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資產和負債。
羅勃特‧T‧清崎(Robert T Kiyosaki) :
「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,就在於對於資產負債的認知不同 」
資產: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
負債:就是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
如果你想變成富有,只需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;
如果你想變窮或成為中產階級,只須不斷買入負債。
因為多數人常分不清楚資產和負債的差別,並非是世界上的富人把大多數的資源佔據了。而大多數的人都在買入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, 使得一生都在錢財的泥沼裡掙扎。
舉例一個例子:房產
房產是資產還是負債?
所謂資產是指「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」
但是當你貸款買了房子之後,只會不斷產生支出,包括每個月的貸款,還有各種稅的支出,更重要的是有許多投資的機會,在不停支出之下,只能遺憾地錯過。
但房產一定是負債嗎?
這時,我要舉最近幾年很紅的人
【8年級的千萬包租公-羅右宸】-三立新聞
置入房產,經過自己的經營打理承租出去,使得房產創造被動收入。
代表,對你而言是負債的,也可以是你的資產。
全看怎麼去使用,讓它去創造被動收入,還是變成支出項,取決在你。
E-S-B-I 財富四象限

E&S象限 | B&I象限 |
合計占全球人數90% | 合計占全球人數10% |
合計占全球財富10% | 合計占全球財富90% |
雇員(Employee):
E象限其實就是一般的上班族,固定收入來源
社會上約有八成的民眾都是位在此象限。
這其實是很自然的社會架構。
回頭看看從小到大的教育,最終就是幫我們培養一個專業,然後在職場上學以致用,成為一個好的工作者。
所以便會形成,讀好書就有好工作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。
許多社會新鮮人,在一開始初入職場時,面臨許多職場問題,都能在薪水足夠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忍耐下來;亦或趁年輕換一份工作。
但是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,開始要面對成家立業的課題,甚至進一步追求五子登科,相對的金錢壓力就會慢慢爬上肩頭。
所以通常在職場一段時間後,有一些優秀的員工不甘願收入受限,甚至希望能掌握自己的時間自主權,所以就會開始學習創業和理財,在E象限的基礎下,用兼職或全職的方式跨足其他三個象限。
專業人士(Self-employed):
S象限的原則是:『你的收入會完全取決於你的努力』
所以不管你是自己賣雞排、自己做紅茶攤、自己開診所、甚至是從一般行政轉成是業務工作,其實都算是跳到S象限。
也是上面圖表所說的,為自己工作。
例如:博士生賣雞排 宋耿郎
如果你今天是一間雞排店的員工,不管你認真或混,不管雞排店生意如何,你就是可以領到固定的薪水,這就是雇員。
但當你擁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雞排店,你勤奮攬客,你努力炸出美味的雞排,你的收入就會升高。反之品質下降,生意越做越不認真;或者雞排縮水,味道沒有從前美味,都可能導致你的業績大跌,收入當然也就大減。所以從收入的角度來看S象限,波動性會比較大。
波動大並非是壞事,因為波動背後代表著事收入潛力。很多人就是因為上班族收入”太過穩定”而看不到扭轉生活的希望,而在S象限中,這個波動的方向由自己決定。
『 付出越多的努力就有機會得到越多的回報 』
企業家(Business Owner):
B象限的原則是:『運用他人的時間創造系統收入。』 重點不只是創立一個會獲利的企業,更重要是在創業成功後,還能夠逐步把經營的擔子交付給團隊,最後自己完整抽身。既使是突然去海外旅遊半年,企業照樣能夠穩定帶來獲利。讓系統穩定為你工作。
B象限的企業家,通常是由S象限進而到達B象限。
因為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就是24小時。比起自己一個人出100%的力,為何不找100個人,每人出1%的力?
進而達到借力使力,讓自己輕鬆一點。
『 利用系統以及他人的時間借力使力,使得自己的時間可以有更完善的規劃。 』
投資者(Investor):
I象限的原則是: 『利用錢替自己創造被動收入 。』
絕大部分的企業家也是一個好的投資者。
在擁有穩定的系統下,持續賺取金錢外,更把這部分的金錢拿出來進行額外投資。
即便這筆資金不甚失利,在資產上的收入僅僅只是損失一部分。
但多數就是利用此方法讓錢滾錢。
進而達到財富自由,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的事情,並且不再因為金錢而困擾著生活。
老鼠賽跑-窮人的財務行為
老鼠賽跑代表著現實中絕大部分,人們生活上的財務行為,就像老鼠在滾輪裡面跑一樣,怎麼跑也跑不出去,卻又停不下來。
你是否也覺得如此,工作的越來越辛苦,支出卻又跟著工作的陞遷而變得越來越高,隨著時間的經過,成家、立業、買車子、養小孩等等,都讓你的財務負擔變得越來越沈重,你越來越不能缺少這份工作,卻開始感到這樣的生活越來越辛苦…。
這就是老鼠賽跑!也就是窮人的財務行為。
如何順利的脫離老鼠賽跑?
書中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脫離跑道,就是被動收入>總支出。
因此,老鼠賽跑的重心就在於如何增加您每月的被動現金流。
達成條件:一個是透過非工資收入,另一個是透過償債減少總支出。
便是從E象限往B&I象限的行為。
延伸閱讀:想要富有?就不要陷入老鼠賽跑的迴圈裡。
現金流Cash-Flow
圖文版解說→3個圖表教你認識現金流cash flow-《富爸爸窮爸爸》
現金流是什麼?
現金流是什麼?就是金錢在「收入」、「支出」、「資產」、「負債」間流動的過程。
窮人的現金流(月光族):
收入→支出
收支相等,沒有任何可以支配的錢,只能選擇「增加收入」或是「降低支出」,才會有多出來的錢可以運用。
而存下的這筆錢怎麼運用,就決定了你是中產階級還是富人。
中產階級的現金流:
收入→負債→支出
存了一筆可以運用的錢後,有些人會去購買他們認為是資產的負債。
這些人最大的問題就是:「他們搞不清楚資產與負債」。
他們用收入買了負債,而這些負債仍然在提高他們的支出。
所以,他們只能依靠加班、升職來提高自己的收入,好用來支付那些越來越多的支出。
賺進更多的收入,就買進更多負債,負債就造成更多支出,不斷惡性循環。
富人的現金流:
收入→資產(創造被動收入)→增加收入→支出
富人會把收入拿去購買資產 ( 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)
存了一筆可以運用的錢後,購入資產。
當資產產生被動收入,利用被動收入支付支出項目,再把多餘的收入繼續購入資產。
賺進更多的收入,就買進更多資產,資產就造成打造更多的收入來源,不斷循環。
進而達到「財富自由」
被動收入 Passive-Income
被動收入是一種只要付出一點努力進行維護,就能定期獲得的收入。
例如James買了年配息5%的債券1000萬
每年可以得到 50 萬元利息收入:
1000萬x5%年報酬率 = 50 萬元
這50萬元的利息,James什麼事都不用做也能得到,它就是「被動收入」。
投資股票領股利、投資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、債券、
出租的房子、土地當包租公收租金,出書賺取版稅、甚至是退休金等等…
都可以是被動收入的來源。
但是前提是需要一大筆資金,或者是定期定額的小筆投資進而累積。以及花費時間以及精力去創作的
所以要打造被動收入,從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。
所以被動收入的打造,時間與金錢的累積,須往對的方向努力,後續只需要維護,便能持續累積。但在取得被動收入之前的付出,就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。
心得分享
這本書是本理財的財務知識書,教你如何分辨自身的財務狀況,透過幾個重點讓自己去釐清,目前的財務處境,進而有目標的去改善。
而我會把這本書列為啟蒙經典,就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說的
巴菲特:「現代的人們應具備二項專長,第一項是在自己的本業中好好努力,讓本業成為專長。第二項是不可不學的財務技能。」
財務知識是現代人們必學的技能,不論你有多高的學歷,多麼優握的收入。
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
要理財前就需先具備基礎的知識,沒有魚竿怎麼釣魚?
而財務知識就是我們的魚竿。
最後,希望這本書以及我的分享為你打開理財的窗,讓你在理財的道路,有一個好的開始。
立即購買:博客來-富爸爸窮爸爸
優質課程推薦
手把手教你創造自己的第一份被動收入-
聯盟行銷大師班
還不知道怎麼從事跨境電商嗎?立即加入優質課程
搖身一變電商大師-Shopify跨境電商大師班
社群媒體行銷超輕鬆,上完課程立即打造你的社群媒體行銷藍圖
籌備好一個課程了嗎?卻不知道該怎麼打造銷售漏斗?
看看HarryLee如何告訴你線上課程的銷售秘密
想要投資美股,不知道從何下手?
知名理財Youtuber YaleChen教你打造美股被動式投資
想在網路上打造自己的品牌事業嗎?還不知道怎麼統整自己的線上事業嗎?
一次教會你的課程-百萬品牌網路事業
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。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按分享按鈕,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。
在〈2020年必看理財啟發經典《富爸爸窮爸爸》重點摘要&心得分享〉中有 3 則留言